新華社 2025-07-07 20:09:08
在四川資陽安岳縣石羊鎮(zhèn)境內(nèi)的虎頭山巔,一位老人經(jīng)常牽著一條狼狗,在茗山寺外的環(huán)形步道轉(zhuǎn)上幾圈,仔細檢查每一尊摩崖造像是否完好。他,名叫曾祥余,今年76歲。
茗山寺所在的虎頭山,左前方小山包處便是茗山寺(6月14日攝)。
巡查間隙,曾祥余檢查伙伴“小小”的狀況(6月14日攝)。
茗山寺始建于唐代,寺外山崖上現(xiàn)存摩崖造像13窟60多尊,造像多為宋代雕刻,造型高大宏偉,雕刻精美。
6月14日拍攝的茗山寺石窟造像。
“小時候我們就知道山上有很多造像,那會兒似乎比現(xiàn)在更美?!痹橛嗷貞?,20世紀80年代,他隨叔叔上山修繕茗山寺,沒想到一來,就再也沒有離開。他放棄了外出發(fā)展的機會,主動從老一輩人手中接管了守護石刻的重任,“這些都是前輩留下來的寶貝,我有義務保護好它們。”曾祥余說。
曾祥余的家就在茗山寺山下不遠,從山下到茗山寺需要爬280多級臺階,最初他每天至少沿著臺階往返三次。2006年,茗山寺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曾祥余正式成為一名文管員,長期駐守在茗山寺旁的值班室里。
6月14日,曾祥余巡查茗山寺摩崖造像。
曾祥余在值班室門口與游客交流(6月14日攝)。
曾祥余在清掃石窟前的落葉(6月14日攝)。
曾祥余翻看安岳石窟影像冊(6月14日攝)。
曾祥余在巡查后擦拭汗水(6月14日攝)。
曾祥余(右)和老伴陳澤容在樹蔭下休息(6月14日攝)。
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人訪茗山寺,曾祥余偶爾會客串“解說員”,給游客們講述茗山寺和石窟的歷史故事?!艾F(xiàn)在網(wǎng)絡(luò)太發(fā)達了,茗山寺也變得熱鬧起來?!彼硎荆约旱男脑妇褪鞘刈o好這些石窟造像,把先輩留下來的遺產(chǎn)好好傳承給下一代。
曾祥余(右一)為游客講解石窟內(nèi)容(6月14日攝)。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(xiàn)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(guān)注每日經(jīng)濟新聞APP